火山引擎推出Data Agent,一款基于大模型的企业数据智能体,能够深度理解业务需求并自动化完成撰写深度研究报告、营销活动设计等任务。Data Agent致力于成为企业的“AI数据专家”,通过自主思考和数据洞察,为每位用户匹配触达时机、通道及内容,并提供智能会话辅助。在2024年一场公开活动中,谭待表示,“数据驱动未来的关键方向是智能化,在数据的建设、治理、分析场景中应用大模型技术,可以实现效率的提升。”预计Data Agent将于4月底开放首轮体验测试,目前已面向企业客户开启预约。
2025-04-09 14:52
Waymo计划利用车内摄像头数据训练AI模型,并可能用于定向广告。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规定用户有权选择退出数据共享及AI训练。Waymo是Alphabet旗下专注于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的子公司,拥有约7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并计划将服务扩展至更多城市的高速公路。
2025-04-09 14:52
广汽集团宣布其第三代具身人形机器人GoMate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批量发售。该机器人已在安防领域应用,未来将拓展至汽车生产线及后服务市场等领域。GoMate采用“轮足结合”构型设计,具备高效的运动控制能力和多模态感知技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此外,GoMate的自研核心部件均具备较强竞争力,且已制定明确的量产计划。
2025-04-09 14:52
阿里巴巴和腾讯宣布全面支持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标志着中国AI行业在技术标准上的重大进步。这一协议旨在简化AI模型与外部工具的交互,提升互操作性,使AI代理能够无缝调用搜索、数据分析等服务。此举不仅反映了中国科技巨头在全球AI标准竞争中的战略意图,也预示着中国在全球AI技术领域的影响力增强。然而,MCP的普及之路仍面临挑战,包括生态成熟度、企业实现方式的差异以及兼容性与安全性问题。
2025-04-09 14:51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名为MAYE的框架,它旨在提高机器学习在视觉语言模型(VLM)领域的透明度、可复现性、可教学性和可观察性。文章的核心贡献包括: 1. 提出了一种简洁透明的RL for VLM训练架构,该架构不依赖于复杂的黑箱封装和多余的抽象,而是直接基于Transformers、FSDP2和vLLM构建,专为VLM设计。 2. 实现了一个标准化评估方案,用于系统追踪训练动态和模型行为演化,包括准确率曲线、响应长度、多次独立运行取均值等指标,以清晰展示训练过程和模型行为。 3.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输出长度的变化与模型推理策略的演化高度相关,但大多数性能提升并非源于长文本本身,而可能只是训练过程中的随机漂移或复读堆叠。 4. MAYE不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实验框架,还鼓励研究者采用多次独立运行报告结果,推动机器学习在VLM领域的研究从“能跑通”迈向“可分析、可信任”。 5. 论文与代码资源全面开源,欢迎研究者探索和复现。
2025-04-09 12:51
来自机器之心的AI技术文章《全日程揭晓!ICLR 2025论文分享会我们北京见》揭示了大语言模型(LLM)和多模态大模型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智能体、训练推理和Agent方面的应用。文章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模型正在推动从语言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进程,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学界对大语言模型范式的探索仍在继续,扩散模型不断向主流自回归架构发起挑战。 为了全面了解AI社区的最新创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机器之心计划于4月20日在北京举办「ICLR 2025 论文分享会」。本次分享会将邀请顶级专家、论文作者与现场参会观众共同交流,主题涵盖训练推理、多模态、Agent等热门话题。作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的顶级会议,ICLR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研究机构和高校参会,今年共接收11,565份投稿,录用率为32.08%。 分享会设置了Keynote、论文分享、圆桌对话、Poster交流等丰富环节,旨在为国内AI人才打造一个交流平台。Keynote嘉宾将介绍近似梯度下降理论及其在高效训练推理中的应用,而李崇轩则聚焦于LLaDA:语言模型新范式,挑战自回归是否是通向当前乃至更高水平的生成式智能的唯一范式。此外,还有一批论文作者进行论文分享与Poster展示。 合作伙伴黄大年茶思屋科技网站和腾讯青云计划也将参与此次分享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真格基金和博世集团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投资方向和业务发展情况。
2025-04-09 12:51
谷歌Gemini平台推出增强版的Deep Research功能,面向付费用户,提供AI驱动的深度信息整理与报告生成。该功能基于Gemini2.5Pro模型,显著提升推理能力和信息整合质量,支持移动端访问,每月可生成有限次数报告。此外,新增Audio Overviews功能,将研究报告转化为播客风格音频内容,目前仅支持英语,未来计划增加多语言支持。此举标志着Gemini从通用AI助手向专业研究工具的转型,加速其在教育、商业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渗透。
2025-04-09 12:51
AI技术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引发了争议,尤其是当它被用于生成低质量的内容时。Quartz, 一家曾经备受尊敬的商业出版物,因使用AI生成内容而陷入困境,最终被廉价出售,其编辑团队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事件再次提醒媒体行业,盲目拥抱劣质AI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2025-04-09 12:51
vivo 于4月2日再次对其人工智能(AI)部门进行了重组,显示出其对 AI 领域持续的重视和改革决心。此次变化距上次调整不过一个月,说明 vivo 在 AI 战略上的探索仍在进行。新架构包括 AI 产品部、AI 技术开发一部和 AI 技术开发二部,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职责划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AI 产品部主要负责认知和战略规划,关注用户体验、使用数据、用户满意度和产品的市场定位,总经理由原互联网产品平台部总经理关岩冰担任。AI 技术开发一部将专注于模型算法研发和优化,确保算法的性能和资源成本可控,负责人张飞。AI 技术开发二部则负责算法的工程落地和技术架构建设,力求提升整体工程的效率和稳定性,负责人郝雄。
2025-04-09 12:51
近年来,吉卜力工作室风格的AI艺术作品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关于欣赏与剽窃界限的讨论。随着OpenAI为ChatGPT推出新功能,允许用户生成更加详细的照片,AI艺术的热潮随之而来。然而,学生们批评这种做法剥夺了艺术家的创作价值,认为这破坏了创作背后的努力与热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英语教育副教授温迪·威廉姆斯指出,技术进步可以简化动画制作过程,但也伴随着一些隐患。真正的艺术是源自创作过程中的灵感和情感,而不仅仅是最终产品。新生海莉·凯恩、玛雅·科罗纳多-亨森等呼吁停止这种趋势,认为 AI 的介入破坏了创作背后的努力与热情。
2025-04-09 12:51